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發展沿革

    康熙二十三年(西元一六八四年)明鄭滅亡,清朝繼西班牙人、荷蘭人與鄭成功之後開始統治台灣,將台灣收入版圖設「台灣府」隸屬福建省。

    康熙二十四年(西元一六八五年)設台灣、諸羅、鳳山三縣,歸台灣府統轄,當時本鄉被規劃為鳳山縣生番地。此時期前來台灣墾殖的漢人絡繹不絕,使得西部平地已無曠土可供開發,於是漢人侵佔番地的事件時有所聞,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的衝突隨著漢人東進開墾而越來越嚴重。於是為了防止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的衝突及勾結,同時也為了防止叛亂移民逃匿原住民山區,清廷頒行封山令,所謂封山令就是,嚴禁漢民踰越後山開墾,否則打一百下大板,流放三年,而且原住民族也不得下山,嚴禁漢番任意出入,並立石劃分漢番之界。

    當時隔離的方法是在靠進生番的地區,相隔數里立石為界,北從峰仔山與社口(今台北縣汐止鎮),南至鳳山的放索社(今屏東縣林邊鄉),實施封鎖,將漢番隔離。同時禁止原住民族交流與通婚,甚至不得採伐原住民族區近邊的籐、樹木以及獵鹿。並且同時實施海禁及槍禁管制條例,自康熙二十三年(西元一六八四年)至同治十三年(西元一八七四年),縛住台灣不得動彈,一共長達一百九十年之久。

    清廷又依當時原住民族漢化程度的不同給予「生番」及「熟番」的稱謂;熟番是指「遵從政教,服事徭役,輸納賦課」的原住民族,而生番則是尚未接受漢化、住在深山叢林之中的原住民部落,稱台灣西部為「前山」,東部為「後山」。當時本鄉仍屬清廷所稱之後山,因此朝廷對本鄉的治理亦是採取較為放任防堵政策。

    遲至清同治十三年(西元一八七四年),因為當時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,在接受了西方的資本主義及帝國的軍事思想之後,對於台灣這塊具重要戰略地位的土地,開始有了據為己有的侵略思想,使得清廷認知了台灣的重要性,才開始積極的經營台灣。同年,欽派沈保楨來台主持開山撫番的政策,並命令福建巡撫每年夏秋二季在福建辦公,春冬二季則渡海來台巡視,使台灣進入巡撫分駐台灣的時期。

    清一統志臺灣府/山川篇曾記載:「在鳳山縣東,林木茂密,漸入番界。」、「生番在山谷中,深林密箐,不知種類。鳳山縣山豬毛等七十四社,於康熙五十五年、雍正二年先後歸化,自立土目約束。」

    光緒二十年(西元一八九四年),中日甲午戰爭之役,滿清徹底戰敗,隔年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,猶如寫下台灣百姓的賣身契,在台灣割據給日本的五十年內,台灣百姓如同日本人的奴隸。日本領據台灣之後,將漢民視為下等人,至於原住民族更是他們口中的「劣等民族」。日本政府對山地的行政,雖多承襲清朝沈保楨的開山撫番政策,但仍偏重於武力鎮壓的方式,並且強迫原住民族群遷移部落以方便集中管理。對於日本政府這種迫害與歧視的態度以及予取予求的不平等對待,使得原住民族同胞在日治時代不斷的群起抵抗,日人將此反抗稱為「番害」。

    日據時代,宣統元年(西元一九○九年)十月,日人將地方政制改革,將原有二十廳廢合為十二廳。台南、二廳及?水港廳之一部份為台南廳(一等廳)、鳳山打狗、楠梓坑、阿公店各置支廳,隸屬台南廳。合蕃薯寮、阿緱及恆春三廳為阿緱廳(二等廳),下設阿里港、甲仙埔、六龜里、蕃薯寮、潮州、東港、枋寮、枋山、恆春、蚊蟀等十支廳,此為第三度設置鳳山支廳時期。當時,桃源鄉隸屬阿緱廳六龜里支廳管轄。光復以後,民國三十五年(西元一九四六年)一月八日,高雄縣政府正式成立,二月依據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規定,將原有的街庄,改成立各鄉鎮公所(包括山地鄉在內),原本的郡改設為區(只限平地),根據日據時期原有郡之行政區分設平地七區,分別為鳳山、岡山、旗山、屏東、東港、潮洲、恆春區,並設置區長輔助縣政。民國三十八年(西元一九四九年)三月,山地鄉另設山地高峰、雄峰兩區署,轄瑪雅、雅你(桃源鄉)、多納、三地、瑪家、霧台等六鄉。至於山地高峰、雄峰兩區署延至民國四十年(西元一九五一年)二月裁撤。

    民國九十九年﹝西元二0一0年﹞十二月二十五日高雄縣市合併,因應縣市合併本鄉更名為﹝高雄市桃源區﹞,第一任區長由第十五屆鄉長謝垂耀依地制法規定擔任;本區之各村更名為里,高雄縣桃源鄉民代表會亦自民國九十九年﹝西元二0一0年﹞十二月二十五日走入歷史了。

    :::